找到相关内容166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杀的问题

    如求人杀我或杀我之父兄,则我亦必先杀其人或先杀其父兄,此一定之理。未有我辱骂人或杀害人,人反以好感报德于我之理。纵使其人被杀,一时无抵抗之力,其灵识终不散灭,日后转生报复,亦属循环至理,不能逃免。即使...

    仁知居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1986981.html
  • 佛教孝亲与中国传统慎终追远的思想

    是佛教优良的传统,也是华人世界崇恩报德的理念,更是中国传统慎终追远的思想。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264289702.html
  • 佛教与民间节庆

    寺院于元宵节点灯是象征点亮心灯照亮自己,照亮他人,意义深远,功德殊胜。  怀恩报德与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流传已久的祭祖扫墓的大日子,属于春秋两大祭典中的三月春祭...宋人高翥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坟前焚烧的纸钱灰像蝴蝶一样飞舞,可想见上坟人之多。  扫墓的目的是慎终追远,是追思哀悼,藉以表达孝思。佛教也重视怀恩报德,不仅是报父母生养的恩德,更要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5551239.html
  • 北朝佛教造像记的文学意义

    并说“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造像记中,有一些前人直接以碑名之,如《报德寺七佛碑》、《李显族造像碑》等,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造像的形制与碑相似,另一方面,这些造像记的...特点的充分把握之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出埘文体发展的探索。例如《报德寺七佛碑像记》,其颂文为:   三有深无限,彼岸甚悠悠。于中常沦没,何年见春秋。唯口口力王,水上乘轻舟。泛泛随波转,载沉复载浮。意口渡斯尽...

    张 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0169947.html
  • 放生杀生现报录(一)

    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 积善报亲 林承美   福建林承美,少孤,母守节抚之。承美长,思亲涕泣,苦于报德无从。一...,过五日,仆父果来,因与子道梦中蛇语,乃给银二两,遣之。仆去后半年,邻邑盗案发,仆之父子乃同伙,均斩于市,不为牵害。   ◎ 浦鼋报德 徽商   康熙七年,松江黄浦渔人获一大鼋,有徽商以银三两买...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1102082060.html
  • 印光大师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而不知其非也。夫一切众生,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赋血肉之身,同禀知觉之性,同知趋吉避凶、贪生怕死。而况佛经常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皆于无量劫来,彼此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何得我欲报恩报德,祈福祈寿,或祭天地神祇,以及祖宗昭穆,或奉养父母,或宴会宾朋,或为悦我口腹,资我身体,一一悉以杀诸物命,以期摅我之诚,悦我之心,不念彼等受诸极苦...

    [民国]印光法师撰

    |放生|戒杀|素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2042412835.html
  • 神异“疯僧”本空禅师

    二日,忽持偈曰:“辰已两条龙,不下雨,吹狂风。登程起码,起码登程,”门弟子胥不解。越二十九日,帖然累足而去。按历适符,春秋五十有七,戒腊三十五。檀越:范绍增、范楠煊,具报德之愿,措念建监广宇。兹更...

    源缘悟圆

    |大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07521519955.html
  • 用感恩心做人,用报恩心做事

    早知感恩的重要性。诸如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之类的古训从小就印在大家的脑子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未被遗忘。等待已久的感动已到来,苍木的风雨兼程换得落叶归根……这是感恩的季节,一个人只有知恩...

    壹玖柒叁伍

    |感恩|报恩|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20522028198.html
  • 《九都释道》 (二)

    洛阳城青阳门外3里御道南  景明寺 北魏 洛阳城南宣阳门外1里御道东  大统寺 北魏 洛阳城南景明寺西  秦太上公西寺 北魏 洛阳城南景明寺南1里  秦太上公东寺 北魏 洛阳城南景明寺南1里  报德寺 北魏 洛阳城南开阳门外3里  正觉寺 北魏 洛阳城南延贤里  龙华寺 北魏 洛阳城南报德寺东   追圣寺 北魏 洛阳城南报德寺东  京师寺 北魏 洛阳城南报德寺东  菩提寺 北魏 洛阳城南慕义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539097.html
  • 佛教传入西藏的标志

    ;十不邪见。 所谓“十六要律”是:一要虔信佛教;二要孝顺父母;三要尊敬高德;四要敦睦亲族;五要帮助邻里;六要出言忠信;七要作事谨慎;八要行为笃厚;九要钱知足;十要报德报恩;十一要如约还债;十二要斗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1340339.html